二王

别让“正统”困住笔墨:论书法传承里的“江湖体”之辩

提及书法大家,世人多言二王、欧颜柳赵,仿佛千年笔墨传承,只在这寥寥数人笔下流转。不可否认,这些名家凭借当时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影响力,其作品得以在官家和士大夫阶层广泛传播,最终成为载入史册的“正统”范本。但由此便将书法传承的边界框定在几本古帖之内,凡偏离者皆斥为“

江湖 书法 兰亭序 二王 中秋帖 2025-10-01 07:43  2

傅山书法论大字书写之道——字之骨相

明末清初,当整个书坛仍沉溺于二王体系那精致灵巧的婉约情调中时,傅山却以金石般铿锵之声,掷出“宁拙勿巧,宁丑勿媚,宁支离勿轻滑,宁直率勿安排”的书法箴言。这绝非是对先贤的叛逆,而是一位深谙二王精髓者,在大字巨幅书写中叩问出的“形”“神”契合之道。

骨相 二王 傅山 傅山书法论 书法论 2025-09-24 09:17  2

林岫和方放谁的书法造诣高一些呢?

林岫的学术背景具有鲜明的复合型特征。她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,后任中国新闻学院古典文学教授,这种深厚的文史积淀使其书法创作始终浸润在文人传统中。其理论著作《诗书同源论》系统论证了书法与文学的共生关系,被学界视为当代书法理论的重要文献。此外,她主编的《当代中日著名

书法 造诣 二王 林岫 书法造诣 2025-09-19 10:44  2

张旭光被称为王羲之“梦中传人”的由来

张旭光在多个场合直播、访谈、讲座反复讲述其“梦中得传”的故事,他声称在梦中与王羲之对话,书圣评价其“虔诚”,并表示“看来我还得教你两手”。这种表述直接将自己塑造为跨越千年的艺术传承者,暗示获得王羲之的“独家真传”。他特别提到对《圣教序》的解读超越了经典原貌,宣

梦中 王羲之 张旭光 二王 梦中传人 2025-09-18 06:17  2

王铎写《仿唐太宗书》: 是借唐太宗的“盛世魂” 救乱世“文脉命”

1655年的江南,秋雨打湿了王铎书斋的窗纸。56岁的他望着案头摊开的唐太宗字帖,指尖的狼毫悬了半晌——这一年,距离明朝灭亡已过去12年,他身为前朝遗臣,在清朝的治下活得像根“夹在石缝里的竹”:既不愿屈从新朝的规训,又怕晋唐传下的文脉在乱世里断了根。直到墨汁在砚

唐太宗 墨色 二王 王铎 李邕 2025-09-11 07:25  2

旭宇说魏碑

魏碑我是喜欢的。它是我们现代书法的源头。这是其一。其二,魏碑在那个时代代表着思想解放,代表着一种多元文化。魏晋时代,南碑,尤其是《爨宝子》,那种变化,那种奇态,那种古朴,那种耐人寻味,那种字的结体,那种独特的构图、构形,让人感觉到我们中国书法的千变万化,美韵无

中山装 康有为 魏碑 二王 旭宇 2025-09-05 16:54  3

经典“二王”行书在书法文创中的应用

内容提要:“二王”行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。魏晋以来,以王羲之、王献之书法为代表的行书作品成为后世学书者的样本,影响深远。当今,书法文创发展方兴未艾,如何将传统书法与当代文化设计结合起来,是书法实践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。作为经典的“二王”行书,应成为书法

应用 文创 书法 行书 二王 2025-08-28 11:22  4

当代书法需要开刀!如何能与经典合拢?通向二王的四条捷径第一话

法的 “缺失”,已然成为当今书法发展进程中最为致命的症结所在。如今,书法的发展趋势已从往昔人们对情感的纯粹追索,逐渐转向对 “法” 的深度探求。倘若将书法的 “本质” 视作一颗坚硬的 “内核”,那么就必须具备高超的方法与精湛的技巧,方能穿越并透彻领悟它。唯有充

书法 二王 书谱 孙过庭 伯远帖 2025-06-24 13:27  12

沉着痛快,一幅超好看的大字行书

北宋时期,尚意书风盛行,书法不再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工整与规范,更注重表达书家的个人意趣和情感。米芾身处这一时代潮流之中,却能独树一帜,将意趣与笔法完美融合。他在继承传统书法精髓的基础上,大胆创新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“刷字”风格。这种风格以迅疾而劲健的用笔、跌宕起伏

米芾 行书 二王 菖蒲叶 刷字 2025-06-05 20:14  14

他是最会写字的皇帝,一辈子追随着“二王”,融合创新,发扬个性

在书法艺术的璀璨星空中,“二王”(王羲之、王献之)的书法就像那最耀眼的恒星,散发着永恒的光芒。而宋高宗赵构,这位在政治上饱受争议的帝王,却在书法领域对“二王”书法进行了精彩的继承与发扬,让这一传统书法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。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,赵构书法对“二王”

创新 皇帝 个性 赵构 二王 2025-05-30 09:03  13